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中国经验”(1980~2015)
要点:
(1)中国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实现了世界发达国家历时两个多世纪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工业化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加速推进全球工业化进程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工业实行改革、开放、转型、赶超过程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3)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社会主义大国的基本国情,因地制宜探索实行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渐进式改革为特点、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的工业改革和发展之路,建立起了国有、民营、“三资”三足鼎立、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工业企业格局,以及公平竞争、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为激发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创造了重要的体制基础。
(4)中国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外向型工业发展战略,以最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低要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凭借产能和价格优势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奠定了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代表,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具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精神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