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民收入质量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
一 农民收入质量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从前文的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创建伊始就十分重视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从第六章和第七章亦可看出,农民消费和投资均受到其收入质量的显著影响。农民消费和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当拉动内需,研究农民收入质量如何通过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章根据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从农民收入质量角度入手,分析农民收入质量五个维度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一)收入充足性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收入充足性实质上是收入的直接量化,即收入数量。传统研究中,收入数量长时间作为分析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收入数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索洛模型为例:
在公式8-1中,δ表示折旧率,n表示外生的人口增长率,A表示技术进步。在以上外生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储蓄率s和人均资本k决定。根据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储蓄率s主要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虽然会受到市场结构、利率、民族、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决定因素仍然是收入。因此,储蓄率s可以写成收入数量I的函数s=h(I)。人均资本又被称为资本-劳动比率,在索洛模型中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资本的形成全部来自储蓄。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S与储蓄率s成正比,因此可推导人均资本k同样是收入数量I的函数k=g(I)。综上,公式8-1可写为: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