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一 引言
贫困的多维性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缺失是连片特困区最基本的区情。《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两不愁,三保障”的减贫目标要求连片特困区必须重视多维贫困,并通过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持久脱贫。因而,客观评价连片特困区的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现状就成为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起点。不过,由于连片特困区统计信息相对匮乏、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尚不完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还十分罕见。[1]本章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尝试对这一难题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本章以前文构建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收集和整理了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区的多维贫困(51项)、自我发展能力(62项)指标数据;然后,根据考核依据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各项指标的得分;最后,选择综合集成的方法评价武陵山片区整体、各分片区以及71县市区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个截面的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并对各空间尺度层面、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各个维度进行了多视角的综合比较,以期发现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由于本章属于探索性研究,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但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发更多关于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另一方面,本章关于武陵山片区71县市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