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评论人对事件的参与倾向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人肉搜索、信息聚合与舆论净化——一个舆论反转个案的实证考察

一 问题的提出

媒介在走向记录便捷和容量扩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容器和人类历史的复写纸,个体的媒介记录和透明社会的信息下沉都在增大信息聚合的舆论引爆风险。大面积的媒介社会参与改变了既往的信息传播和社会沟通机制,同时,社会的媒介呈现——舆论,也在以更高的频率和更广的交锋检验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媒介对社会浸入程度的提升都增加了个体的媒介暴露风险,而媒介暴露在帮助个体提升社会资本的同时[1],也给个体带来了舆论风险的提升。个体的社会卷入风险在媒介暴露和信息聚合的双向压力下不断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认知也在信息聚合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着更大范围社会舆论的检验,而道德认知又进一步影响了舆论取向。舆论走向会反映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调和程度以及社会风险的消融程度。人肉搜索作为人际传播参与大众传播机制的方式,以群体参与的方式提升了社会信息的聚合程度,一方面检验着社会理性,另一方面放大了社会感性。

在媒介超载[2]的信息丰裕社会,面对社会层面媒介化程度的提升,将把关人理解为自上而下或者单纯由大众传播机构执行的社会控制已经是过时的观念,而且由大众媒体继续执行把关人职能显然也已经不那么现实了。[3]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社会信息的筛选和判断功能更多地需要受众个体或者受众群体完成,媒介把关人并没有“被冲击和解构”[4],而是实现了媒介把关人前置,媒介信息的把关权最初下放到了BBS中的“版主”手里,而后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