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起跳之前”西部阳光的“组织-环境-人”关系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西部阳光的发起及“起跳”之前

2003年9月,以“W行动”(西部阳光的最初名称)为名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了,标志着西部阳光步入了组织化的进程,而它又于2004年7月成功“跳级”成为一个“挂靠”的非营利组织。那么西部阳光发起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条件促成了西部阳光的发起:发起之后,它又将如何运作?如何和环境互动?本章将以“环境”“组织”和“人”为变量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以解析西部阳光“第一跳”的条件。

第一节 西部阳光发起前的外部环境

制度学派认为影响组织和组织形态的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包括“管制、准则和文化”[1]等外部环境。而西部阳光创建之前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来自其自身周围的“管制、准则和文化”,即社会经济和宏观政策、行业群落环境,还包括其未来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在此逐一分析它们对创建西部阳光的影响。

一 西部阳光发起之前的社会经济和宏观政策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元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逐渐取代了单一的经济体制,私营经济部门不断扩大,政府逐渐减少对经济领域的管制,民间开始拥有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经济领域的变化带动了社会结构、政策和制度的变化,并使得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加深入、互动更加频繁,进而使得社会整体加速变化更加明显。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二次转型”[3](第一次转型是1978年至20世纪末的经济转型期)。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有控制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