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研究——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为例
一 引言
由于地域的辽阔及其复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诚然,有些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实践发现,防灾减灾工作做得越充分,当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所遭受的风险损失也就越小。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类型看,防灾、减灾、救灾也正是政府应该为民众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之一(张平军,2011)。特别是在中国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下,政府在灾害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是不可取代的。而在政府体系中,地方基层政府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承担者,这就对地方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的管理功能或职能提出很高的要求 (李聪聪,2013)。
本章系统研究了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人民政府自该地震以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经验。在“5·12”地震之后,映秀镇政府在防范、治理如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等地震次生灾害方面大大增加了投入力度。本章针对映秀镇政府所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映秀镇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而就加强中国基层政府灾害管理能力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映秀镇简介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8379人失踪,还有500万人无家可归。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国家减灾委,2015),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和难以弥补的损失。
映秀镇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受灾极为严重。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