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2016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一)对外开放纵深推进
1.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三亚宣言》,澜湄合作(LMC)机制正式启动,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及积极探索新型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标志着澜湄六国的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自主性、合作领域的全面性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各国更有效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LMC是个开放兼容的合作平台,与包括GMS、湄公河委员会(MRC)、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等在内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现有各种合作机制不是排斥或取代,而是进行有益的补充,已确定了“3+5+3”的合作框架及支撑体系,即“3个合作支柱”(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5个优先合作领域”(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3个支撑体系”(政策、金融和智力)。LMC客观上要求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云南作为主体省份之一,以其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与湄公河国家合作的深厚基础和经验积累将大有可为,沿边开放再次面临新机遇。[1]2016年11月,为期6天的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商品博览会在昆明举办,围绕LMC机制开展了“澜湄合作与云南作为”“澜湄政策相通与区域加工产业梯度转移和产能合作”“澜湄货币流通与人民币向南”“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4个专题论坛。
2.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着力推进沿边经济带建设
2016年4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式出台《推动共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