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电视媒体在门诊就医经历(中医)和对医信任关系中调节效...  | 
出版日期: 2017-12

2011年我国就医形式、媒体传播与对医信任:基于群际接触理论的视角

医患信任危机是当前我国重要的社会性问题,也是相关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学者对医患信任的内涵、表现形式、内在机制、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黄瑞宝、陈士福、马伟,2013;吕小康、张慧娟,2017;汪新建、王丛,2016)。这些研究大多将医方和患方视为相互对立的统一整体,缺乏对不同类型的医患群体之间异质性信任关系的观照。近期研究表明,医患群体的类型差异能够显著影响医患信任的模式和水平(房莉杰、梁小云、金承刚,2013;王晶,2015),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1年数据,根据就医形式将患者分为不同类型,探查不同就医形式如何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水平,以及媒体传播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医患关系兼具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属性。一般而言,医患关系往往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的临时性和偶发性的个人关系(黄晓晔,2013)。而由于我国医疗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背景,医患关系的群际属性日益凸显。柴民权(2017)系统分析了我国医患关系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认为我国医患关系“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人际—群际’嬗变”,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信任危机和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则加剧了这一转变过程,使医患关系更多地呈现为一种社会性和群体性问题。医患关系的群际属性使基于群际关系理论的医患信任研究成为可能,使基于群际关系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开始出现(汪新建、柴民权、赵文珺,2016)。

群际接触理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