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生毕业去向分析
一 毕业去向分布
毕业半年后:2022届毕业生毕业第二年(即2023年)的1月左右。麦可思在此时展开跟踪评价。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也能够评估工作对自己知识、能力的要求水平。
毕业三年后:麦可思于2022年对201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三年后跟踪评价(曾于2020年初对这批大学毕业生进行半年后跟踪评价),本报告涉及的三年内的变化分析使用这两次对同一批大学生的跟踪评价数据。
毕业去向分布:麦可思将中国高职毕业生的毕业状况分为七类:受雇工作、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入伍、读本科、准备升学、待就业。其中,受雇工作包含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受雇全职工作指平均每周工作32小时或以上,受雇半职工作指平均每周工作20~31小时。待就业包含“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无工作,其他”。
院校类型:本报告分析中,高职院校类型划分为“双高”院校和非“双高”院校。其中“双高”院校包含高水平建设院校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141所。非“双高”院校包含除“双高”院校以外的高职院校。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毕业生去向落实难度增加。当然,与此同时,专升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继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这些因素对就业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为稳就业提供了支撑。
从应届高职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来看,读本科的比例进一步上升,2022届达到了20.1%,相比2018届(6.3%)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