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家庭社会地位对其青少年子女心理弹性的影响  | 
出版日期: 2018-12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弹性状况调查

就心理弹性而言,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一致的看法。Maste,Best和Garmezy(1990)[1]总结为三类弹性定义。第一类指的是“克服逆境”,心理弹性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个体并未受到消极的影响,而是成功地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指的是在创伤后能有较好的恢复。美国心理学会(APA)(2005)定义为:“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基于不同学者的论断,本研究倾向于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良好适应不利环境及在遭遇挫折和逆境打击后迅速恢复的能力。

心理弹性的研究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Werner和Smith于这一时期开展了对夏威夷Kauai岛高风险儿童发展问题长达多年的纵向研究,逐渐发现青少年在逆境危险环境下的发展并非会出现预想中的确定性结果。一些处于危险或高压力环境下的儿童仍然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2]。这与早期人们确信逆境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的思维惯性相悖。这一研究推动人们开始探究这一情况的原因,从而使得个体内在的积极特征后来称为心理弹性的理论受到关注。

心理弹性研究范式聚焦于个体内外部积极资源研究模式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形成并初步发展,以定性为主的弹性研究识别了诸多心理弹性特质,这些特质定义了那些帮助逆境中的儿童从创伤中“弹回”的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有关心理弹性的理论纷呈,并根据这些理论创制了测量心理弹性的问卷或量表,心理弹性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