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21~2022年中国管辖海域未达到Ⅰ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 
出版时间: 2024年04月

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一 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典型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修复、海洋生态污染防治和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效果等方面不断显现良好局面,以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和解决海洋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人民群众对临海亲海环境质量的获得感逐步提升。总体上,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前提下,向高质量发展格局稳步迈进,开启了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的新局面。

(一)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

1.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波动幅度相对平稳

生态环境部联合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业局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夏季符合Ⅰ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7.4%,尽管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基于2020年占比仍保持提升态势。影响海水水质的指标主要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由这两类元素超标造成的劣Ⅳ类水质海域面积为30650km2,集中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杭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等近海海域。2022年总体劣Ⅳ类水质海域面积相比2021年增加了9300km2。表1比较了2021~2022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Ⅰ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布结构。渤海的Ⅱ类和Ⅲ类水质海域面积明显增加,Ⅴ类和劣Ⅴ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1330km2和6200km2。同时,渤海、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