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全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合作医疗覆盖情况(1998年)
出版日期: 2004-06

2003~2004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发展与挑战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农村形成的一种初级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虽然在全国的覆盖率仍然较低,但举办形式有了很大变化。

一 农村合作医疗历史与基本现状

1.农村合作医疗的曲折发展历史

我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是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1955年,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当时的基本做法是:①在乡政府领导下,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群众和医生共同筹资建保健站;②在自愿的原则下,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免费享受预防保健服务及免收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免“三费”);③保健站挂签治病、巡回医疗,医生分片负责所属村民的卫生预防和医疗工作;④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是农民缴纳保健费、农业社公益金提取和业务收入(药品利润);⑤采取记工分与发现金结合的办法解决保健站医生报酬。上述做法就是所谓的“合医合防不合药”的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制度形成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它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起伏发展过程(见图1)。合作医疗萌发于农村实行合作经济的时期,形成于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发展于人民公社化的整个历史时期,在20世纪60、70年代,靠领袖人物的强大政治影响和政府行政干预在全国得到普及推广。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合作医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最低点,至今全国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仍然在1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