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2022)》,是“甘肃蓝皮书”系列成果之一,是为国家和社会各类智库、科研院所的理论工作者,以及关注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的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年度舆情调研报告。本书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要讲话精神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为根本统领,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等部门的1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甘肃省舆情调研组”承担完成。
全书分为“总报告”“社会热点篇”“群众认知篇”“专题篇”四个部分。“总报告”从11个方面概述了2021年甘肃舆情的基本状况及热点和特点,并分析预测了2022年甘肃舆情的基本态势。“社会热点篇”重点分析研判了民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与网络涉甘舆情调查,以及民众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对延迟退休政策等的看法与评价。“群众认知篇”主要以农民群众、大学生、基层干部等为调查对象,就相关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调查,以期获得他们的真实感受和看法。“专题篇”则主要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短视频平台舆情影响力、政务新媒体舆论引导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等专题进行调研和深度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2022)》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以来,甘肃舆情热点话题丰富,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充沛,总体平稳向好,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主流舆情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二是舆情热点主要围绕民生问题展开;三是主流媒体舆情主力军作用得到很好发挥,舆情空间日益清朗;四是网络舆情基本平稳,政府应对能力提升;五是舆情敏感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当前,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发展,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社会和谐进步,民众关注的各种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预测2022年甘肃舆情态势整体稳定,发展形势健康向上向好。
许振明: 甘肃靖远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社会评估。主要研究成果有:主持完成《甘肃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完成《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五”规划》;发表《甘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概述》《甘肃省城市农民工群体状况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与环境》《夏河县拉卜楞镇族际通婚状况调查》《甘肃底层社会结构分析》《甘肃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述评》等论文;主持编写《甘肃蓝皮书: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撰写的《2018~2019年甘肃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获第二十一次全国皮书年会“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主持编写的《甘肃蓝皮书: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2020)》获第二十一次全国皮书年会“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主持编写的《甘肃蓝皮书: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2021)》获第二十二次全国皮书年会“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主持编写的《甘肃蓝皮书: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2023)》获第二十四次全国皮书年会“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社会评估项目。
王俊莲: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文化、政府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创意文化产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等。曾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主持或独立完成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关于甘肃保护传承“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等多项咨询报告获国务院、中宣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采纳。主要研究成果有《甘肃乡镇综合文化站资源利用调研报告》《以创新理念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新模式》《现代政府管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产业发展优势的对策研究——以甘肃为例》《甘肃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困难与对策》《浅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政府职能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