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海外菲律宾人的人口总量及其分布
在线阅读

图2-2 海外菲律宾人的人口总量(1995~2010年)

据CFO统计,海外菲律宾人遍布世界各地217个国家或地区,五大洲基本上都有海外菲律宾人的分布。但在各洲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图2-3显示了2010年海外菲律宾人在各大洲的分布比例。亚洲(西亚、东亚、南亚)、美洲和欧洲是海外菲律宾人主要聚集的区域,分别占海外菲律宾人总数的43.30%、41.08%、7.02%,其中亚洲与美洲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不相上下。

图2-3 海外菲律宾人在各大洲分布比例示意图(2010年)

就海外菲律宾人迁移所在洲的国别分布而言,也是很不均衡的(详见表2-1),基本趋向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集中。亚洲拥有海外菲律宾人的总量居全球第二,有将近408万,主要集中于东亚南亚和西亚地区,分别占亚洲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13.14%和30.16%,他们与菲律宾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预见,随着21世纪以来以劳务移民身份输出到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和海湾国家的菲律宾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该洲海外菲律宾人数量将更为可观。美洲是海外菲律宾人人口数量增长比较快的地区。截至2010年底,有约388万海外菲律宾人散布在美洲各地,而且高度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海外菲律宾人占美洲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98.73%,其中美洲的永久性移民在菲律宾移民类别中人数也最多,占全美洲海外菲律宾人的89.65%,是该洲海外菲律宾人的主体部分,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在美洲的非正规渠道移民人数逐年递增,甚至有赶超临时性移民人数之趋势。殖民时代输出到此地区的菲律宾劳工的后裔以及近年来涌入北美求学、投资、经商、工作的菲律宾人使美洲海外菲律宾人的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欧洲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在全球五大洲中位列第三,总数近66.39万,以临时性移民和永久性移民为主,分别占海外菲律宾人在该州总数的38.24%和47.4%,但由于欧洲尤其是西欧是菲律宾人海外求学、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欧洲海外菲律宾人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大洋洲有近40.08万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拥有人数最多,且以永久性移民为主,但临时性移民和非正规渠道移民也在逐年增加。而在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外菲律宾人是以临时性移民为主。非洲是海外菲律宾人分布最少的洲,只有7.45万,而且大多分布在北非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和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以临时性移民为主,但在埃及,近几年非正规渠道移民上升很快,2010年该移民人数占该国海外菲律宾人总数的37.78%,不容小视。海外菲律宾人最多的国家是利比亚,达2.7万,其人数占非洲海外菲律宾人口总数的36.72%。

海外菲律宾人数量甚众,就全球地理分布来看,最为集中的是亚洲的东亚、南亚和西亚地区,美洲的北美洲地区;就拥有海外菲律宾人的国家或地区而言,主要集中在西亚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与科威特,东亚的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欧洲的英国与意大利,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就海外菲律宾人的类型来说,永久性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47%,临时性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45%,非正规渠道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达国家的菲律宾永久性移民也在日趋增多,流向呈多极化趋势,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德国、英国、西班牙、韩国均有不少的菲律宾永久性移民。由于历史上的美菲特殊关系,美国一直是菲律宾永久性移民的主要流入国(如图2-4)。1981~2010年菲律宾登记在案的在美永久性移民(含入籍者)人数高达116.54万,占这一期间菲律宾流向国外永久性移民总数的65.73%。此外,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印裔的第三大亚裔群体。同时还是海外菲律宾人中最大的次移民群体(subgroup)。10119125

图2-4 备案的在美永久性移民数量(1981-2010年)

据美国2004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菲律宾裔群体中,美国本土出生者占33.8%,外国出生但已入籍者占42.3%,外国出生未入籍者占23.9%。10119126在美的菲律宾裔群体大多是中产阶级,与美国其他亚裔群体相比,菲裔群体具有更高的中等家庭收入(median household income),2004年菲裔群体中等家庭收入高达65700美元,仅次于印度裔群体的68771美元,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44684美元),这与其主要从事高收入的医疗保健行业密切相关。10119127此外,美国菲律宾裔新移民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从族群中大学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来看,在美国以外出生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受教育的程度比白种人和其他三个主要的亚裔群体(华裔、日裔和印度裔)都高,这与 1965年后菲律宾裔移民结构的变化有直接关系。2004年 25岁以上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数比例为90.8%,高于美国全国人口的平均值(83.9%);25岁以上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的人数比例为47.9%,也高于美国全国人口的平均值(27%)。10119128在美国,从事管理、专业性工作的菲律宾裔移民多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些职业,正因为他们接受过高水平的教育。美国菲律宾裔移民作为“离散的族群”(diaspora)反对完全同化于美国社会,他们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标志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身份特征。例如在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社区,特别是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城市的菲律宾裔社区,房子都以西班牙式风格进行装饰:铁篱笆,红屋顶,菲律宾出产的紫檀木雕刻的厚重大门,庭院里种植着各种可食用的植物。美国菲律宾裔移民还将文化的传递从菲律宾扩展到美国,菲律宾的报纸、流行周刊、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在出版或播出不久后就会出现在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社区中,在那里可以很容易地买到从菲律宾进口的音乐磁带和激光唱盘、录像带、加工过的食品等。10119129近些年来,许多美国菲律宾人感觉到他们仍遭受主流社会的歧视,开始建立各种组织,以增强政治、经济影响和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反对187议案的菲律宾人”(Filipinos Against Proposition 187)、“赞助行动的菲律宾人”(Filip inos for Affirmative Action)、“美国菲律宾裔全国委员会”(National Filip ino American Council)组织等,并已经成为“亚洲法律核心小组”(Asian Law Caucus)、“亚洲太平洋岛屿裔美国人健康论坛”(Asian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Health Forum)等美国亚裔组织机构的领导和积极的参与者。他们还通过汇款、通讯联络、回乡探亲等方式维持着与祖籍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同族裔群体的密切的跨国关系,并在遭遇种种不公与歧视的美国社会中,通过日常社会活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身份特征,并以此建构菲律宾裔群体的认同与意识。

');" class="a2">收藏

海外菲律宾人的人口总量高居亚洲移民群体第三位,仅次于海外印度人和海外华人华侨。据CFO对海外菲律宾人的人口总量统计,截至2010年底,在海外生活与工作的海外菲律宾人共有945.3万,其中永久性移民、临时性移民和非正规渠道移民分别有442.37万、432.44万和70.49万(见图2-2),海外移民人数约占其总人口(9401万10119124)的10.06%。由表2-1可知,海外菲律宾人的构成主要还是以永久性移民及临时性移民为主,虽近年来因全球金融危机缘故出现“返回移民”(Returning Migration)潮,但两者数据波动幅度不大,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非正规渠道移民却开始呈现递减趋势,2005之后非正规渠道移民更是跌破百万大关,2005~2010年以来年均只有77.67万,这与国际移民形势日益严峻、移民接纳国日益严格的移民政策及菲律宾政府有效的监控管理有密切关联。

图2-2 海外菲律宾人的人口总量(1995~2010年)

据CFO统计,海外菲律宾人遍布世界各地217个国家或地区,五大洲基本上都有海外菲律宾人的分布。但在各洲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图2-3显示了2010年海外菲律宾人在各大洲的分布比例。亚洲(西亚、东亚、南亚)、美洲和欧洲是海外菲律宾人主要聚集的区域,分别占海外菲律宾人总数的43.30%、41.08%、7.02%,其中亚洲与美洲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不相上下。

图2-3 海外菲律宾人在各大洲分布比例示意图(2010年)

就海外菲律宾人迁移所在洲的国别分布而言,也是很不均衡的(详见表2-1),基本趋向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集中。亚洲拥有海外菲律宾人的总量居全球第二,有将近408万,主要集中于东亚南亚和西亚地区,分别占亚洲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13.14%和30.16%,他们与菲律宾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预见,随着21世纪以来以劳务移民身份输出到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和海湾国家的菲律宾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该洲海外菲律宾人数量将更为可观。美洲是海外菲律宾人人口数量增长比较快的地区。截至2010年底,有约388万海外菲律宾人散布在美洲各地,而且高度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海外菲律宾人占美洲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98.73%,其中美洲的永久性移民在菲律宾移民类别中人数也最多,占全美洲海外菲律宾人的89.65%,是该洲海外菲律宾人的主体部分,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在美洲的非正规渠道移民人数逐年递增,甚至有赶超临时性移民人数之趋势。殖民时代输出到此地区的菲律宾劳工的后裔以及近年来涌入北美求学、投资、经商、工作的菲律宾人使美洲海外菲律宾人的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欧洲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在全球五大洲中位列第三,总数近66.39万,以临时性移民和永久性移民为主,分别占海外菲律宾人在该州总数的38.24%和47.4%,但由于欧洲尤其是西欧是菲律宾人海外求学、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欧洲海外菲律宾人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大洋洲有近40.08万的海外菲律宾人,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拥有人数最多,且以永久性移民为主,但临时性移民和非正规渠道移民也在逐年增加。而在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外菲律宾人是以临时性移民为主。非洲是海外菲律宾人分布最少的洲,只有7.45万,而且大多分布在北非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和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以临时性移民为主,但在埃及,近几年非正规渠道移民上升很快,2010年该移民人数占该国海外菲律宾人总数的37.78%,不容小视。海外菲律宾人最多的国家是利比亚,达2.7万,其人数占非洲海外菲律宾人口总数的36.72%。

海外菲律宾人数量甚众,就全球地理分布来看,最为集中的是亚洲的东亚、南亚和西亚地区,美洲的北美洲地区;就拥有海外菲律宾人的国家或地区而言,主要集中在西亚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与科威特,东亚的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欧洲的英国与意大利,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就海外菲律宾人的类型来说,永久性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47%,临时性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45%,非正规渠道移民占海外菲律宾人总量的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达国家的菲律宾永久性移民也在日趋增多,流向呈多极化趋势,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德国、英国、西班牙、韩国均有不少的菲律宾永久性移民。由于历史上的美菲特殊关系,美国一直是菲律宾永久性移民的主要流入国(如图2-4)。1981~2010年菲律宾登记在案的在美永久性移民(含入籍者)人数高达116.54万,占这一期间菲律宾流向国外永久性移民总数的65.73%。此外,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印裔的第三大亚裔群体。同时还是海外菲律宾人中最大的次移民群体(subgroup)。10119125

图2-4 备案的在美永久性移民数量(1981-2010年)

据美国2004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菲律宾裔群体中,美国本土出生者占33.8%,外国出生但已入籍者占42.3%,外国出生未入籍者占23.9%。10119126在美的菲律宾裔群体大多是中产阶级,与美国其他亚裔群体相比,菲裔群体具有更高的中等家庭收入(median household income),2004年菲裔群体中等家庭收入高达65700美元,仅次于印度裔群体的68771美元,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44684美元),这与其主要从事高收入的医疗保健行业密切相关。10119127此外,美国菲律宾裔新移民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从族群中大学毕业生所占的比重来看,在美国以外出生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受教育的程度比白种人和其他三个主要的亚裔群体(华裔、日裔和印度裔)都高,这与 1965年后菲律宾裔移民结构的变化有直接关系。2004年 25岁以上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数比例为90.8%,高于美国全国人口的平均值(83.9%);25岁以上的美国菲律宾裔移民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的人数比例为47.9%,也高于美国全国人口的平均值(27%)。10119128在美国,从事管理、专业性工作的菲律宾裔移民多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些职业,正因为他们接受过高水平的教育。美国菲律宾裔移民作为“离散的族群”(diaspora)反对完全同化于美国社会,他们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标志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身份特征。例如在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社区,特别是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城市的菲律宾裔社区,房子都以西班牙式风格进行装饰:铁篱笆,红屋顶,菲律宾出产的紫檀木雕刻的厚重大门,庭院里种植着各种可食用的植物。美国菲律宾裔移民还将文化的传递从菲律宾扩展到美国,菲律宾的报纸、流行周刊、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在出版或播出不久后就会出现在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社区中,在那里可以很容易地买到从菲律宾进口的音乐磁带和激光唱盘、录像带、加工过的食品等。10119129近些年来,许多美国菲律宾人感觉到他们仍遭受主流社会的歧视,开始建立各种组织,以增强政治、经济影响和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反对187议案的菲律宾人”(Filipinos Against Proposition 187)、“赞助行动的菲律宾人”(Filip inos for Affirmative Action)、“美国菲律宾裔全国委员会”(National Filip ino American Council)组织等,并已经成为“亚洲法律核心小组”(Asian Law Caucus)、“亚洲太平洋岛屿裔美国人健康论坛”(Asian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Health Forum)等美国亚裔组织机构的领导和积极的参与者。他们还通过汇款、通讯联络、回乡探亲等方式维持着与祖籍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同族裔群体的密切的跨国关系,并在遭遇种种不公与歧视的美国社会中,通过日常社会活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身份特征,并以此建构菲律宾裔群体的认同与意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