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继承史学遗产 重视学术积累——评《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
在线阅读 收藏

二十四史记载了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发展史,记载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秀遗产。一部正史问世后,关于它的研究和评论也就随之开始了。如《史记》传播之初,扬雄、班固父子等人就对它进行了评论。千百年来,关于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史学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史学家不仅重视研究正史,也自觉地积累正史研究的成果。如关于《汉书》的研究,明朝万历年间的凌稚隆编纂了《汉书评林》,收录东汉迄于明代147家研究、评论《汉书》的资料,为清代以来的学者研究《汉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汉书》学”的发展。此种现象也反映在《史记》、《南史》、《北史》、《两唐书》等正史中。

21世纪的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历史与史学时,同样需要对过去的正史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009年初,由瞿林东教授总主编的《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1349937(以下简称《丛书》),正是在中国史学的这一优良传统和当前史学研究的现实需要的双重条件下,所做的一项学术积累工作。

按照研究成果的具体情况以及正史之间的内在联系,《丛书》分为十卷:《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综论》(瞿林东主编),《〈史记〉研究》上、下(施丁、廉敏主编),《〈汉书〉研究》(陈其泰、张爱芳主编),《〈后汉书〉、〈三国志〉研究》(张越主编),《〈晋书〉、“八书”、“二史”研究》(周文玖主编),《〈新旧唐书〉与〈新旧五代史〉研究》(向燕南、李峰主编),《〈宋史〉研究》(罗炳良主编),《〈辽史〉、〈金史〉、〈元史〉研究》(吴凤霞主编),《〈明史〉研究》(姜胜利主编)。《丛书》选录1901~2000年中国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正史研究的论文、序、跋等,是反映百年间历代正史研究成果的一部大型论集。展读再三,笔者以为,《丛书》在整理、评价和反映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二十四史研究的成果方面,取得了可贵的成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