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的分类比较  |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报告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为主要研究群体,通过对该群体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就业现状、意愿,以及就业创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建议措施。

本报告以2018年在全国范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所开展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为基础,调查范围为河北、山西、河南、湖南、陕西、广西、四川、贵州、青海和黑龙江10个省(区)的共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问卷1393份。

一 就业观念与选择

就业观念反映出就业者在就业过程中的目标和选择,是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以下主要从就业价值观、择业过程、对就业政策的认知和运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就业价值观

就业价值观既表现在择业观上,也表现在人们具体的工作态度上,是人们对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1],也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2]。以下从职业能力及基本就业状况、就业目的和期待、收入、地域取向、职业生涯规划与继续学习意愿、创业意愿、返乡就业创业意愿七个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分析描述。

1.职业能力及基本就业状况

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成绩优秀,能力均衡,大部分已实现就业,创业占比2.9%。随毕业后时间增加,正在求职者占比减少,选择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占比增加。

依据调查,近三成的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28.3%)在大学毕业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