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国际碳中和的发展现状、实施路径及前景
气候风险叠加疫情的破坏性影响,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福祉构成严重与直接的威胁,还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凸显了建设具有抗风险能力和强劲韧性经济体的紧迫性。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经济体在疫情前后相继公布了碳中和时间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将经济和环境优先事项相融合,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低碳和绿色交通以及低碳和智慧城市建设,大量的技术突破也增加了一系列能源供应选择的可行性,推动全球低碳发展进入新常态。
一 国际碳中和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仍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大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8%。2021年,随着全球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反弹,碳排放又出现大幅增加。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1年全球煤炭消费,特别是亚洲燃煤发电的迅速增加,将推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约6.4亿吨,比2019年高0.4%。建筑和工业用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也将增至历史最高的73.5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2%。从地区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额的2/3以上,而发达经济体的排放量则处于结构性下降阶段。
图1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变动趋势
温室气体排放上升的连锁效应已经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天气模式发生重大且难以预测的变化。极端天气、气候应对行动失败和人为环境风险已经被认为是当前发生概率最高、后果最严重的全球前三大风险。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于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