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2019年广州社会发展报告聚焦社会民生、社会治理两大领域,分析广州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全书共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通过构建民生指数衡量广州近年社会发展演化趋势与特点,结果显示:广州总体民生指数得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社会发展明显向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服务领域的民生指数都有显著上升;住房保障民生指数保持稳定;就业服务、文体服务、养老服务领域的民生指数呈现出波动下行的态势。通过分析广州社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本报告指出广州需要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稳定扩大就业,吸引各类人才,促进教育均衡化,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医疗卫生高地,持续优化社会保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事业合作,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第二部分为社会民生篇。本篇从广州民生领域改革、家庭教育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居家养老服务、农村社会服务、二胎生育、残疾人康复服务等领域,对广州民生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进而提出了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医联体设计,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法律法规,打造以健康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高居民二胎生育率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为社会治理篇。本篇内容聚焦广州在人口和社区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非户籍人口现状、社会协商治理、社区治理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分析对比广州与国内部分城市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分析广州的优势和短板,进而提出拓展来穗人员社会参与、率先建设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区、加强对社区治理的赋权赋能等对策建议。
第四部分为社会调查篇。本篇利用2018年广州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2018年广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政策调查、2018年广州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评价调查、2018年广州环境保护与治理满意度调查、2017年广州互联网从业人员调查等调查数据,研究分析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价、实行校长职级制的关键因素、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看法和期待、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公众满意度、互联网从业人员现状等议题,同时,针对不同议题中广州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加快制定广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系统设计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政策内容,提高城市环境治理工作透明度等对策建议。
尹涛: 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院长。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环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2004年1月~2005年3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产业经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省市社科课题和软科学课题10余项,主持决策咨询课题50余项,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近10项。获评广州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获聘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人大经济咨询专家等。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超大城市现代产业体系与广州实践基地主任,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团队(广州产业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财经委委员。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黄玉: 哲学博士(社会学专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政策。曾在《开放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工人》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曾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担任《广州社会发展报告》执行主编,此书连续四年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曾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共广州市委全会和党代会报告起草、广州市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陈杰: 法学博士(人类学专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人类学、华侨华人。曾在《开放时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广州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及主要参与过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及相关领域科研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