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业态,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云南全省茶叶产量达43.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936亿元。云南4600多万人口中,有茶农600余万人,涉茶人口1000多万人。普洱茶占云茶产值的比例大约是40%,但对云茶产业的贡献率则达到60%。普洱茶的栽培历史悠久,有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支撑,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普洱茶产业相关业态众多,包括包装设计、茶具茶艺、影视出版、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歌舞演艺、物流业等。普洱茶已成为地方的特色文化产品,以及中国的文化品牌,其消费也成为当下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本书在溯源普洱茶历史的基础上,以近年来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普洱茶种植栽培的历史与古树茶分布状况,普洱茶主产区产业发展、市场流通与主要消费市场发展现状,普洱茶相关产业发展态势,以及普洱茶产业发展重大事件等内容。本书由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组织编写,是“文化蓝皮书·特色产业产品系列”的第一本,在地方政府、普洱茶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将持续推出《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报告》,以促进中国普洱茶产业、普洱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胡洪斌: 经济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文化经济学等。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财贸经济》《经济问题探索》《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8部。
李炎: 法学博士、教授,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跨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主持或参与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思想战线》《探索与争鸣》《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胡皓明: 正高级制茶工程师,云南茶马司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普洱茶十大企业家之一,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普洱茶工作组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世界(香港)茶文化交流协会创会董事、副会长,云南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策划创始人。著有《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发表《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特征》《茶马古道文化论》《三种类型普洱茶风味品质比较分析研究》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