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广州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商贸高质量发展,促进商贸业运行稳中向好,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消费市场平稳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8.15亿元,较上年增长1.7%。基本生活类消费品持续热销,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商贸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高,直播电商领跑全国,跨境电商进口规模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全年办展场次和面积跃居全国第一,广交会展馆四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商品进出口总值稳中有升,贸易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餐饮消费市场呈多元化、品质化发展态势,餐饮业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专业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国内首位,多个物流指标实现逆势增长。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商贸领域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商贸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23年,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部署和实施,消费市场信心将逐渐恢复,2023年广州商贸业的主要指标有望实现正增长,预计2023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7.0%,商品进出口总额增速为3.0%。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是“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广州市商务局联合组织编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编辑出版一册。本书是政府工作人员、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和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行家探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3)》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总报告、数字化赋能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篇、高水平对外开放篇、商贸业运行篇、附录。全书共收录了广州地区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及业界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报告或论文20篇,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多角度展现了2022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亮点,并在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展望了2023年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趋势。
洪谦: 广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先后在广州开发区招商局,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经济发展局,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投资促进中心,广州开发区企业建设局、投资促进局,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委办公厅等单位任职。长期在商务领域工作,在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商贸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等领域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工作实践。
何江: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等。从事经济学研究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省、市各类课题数十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魏颖: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广州市公共绩效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系第四届广州市宣传文化思想优秀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等。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书籍4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社科规划委托课题6项,承担和参与各级政府委托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60多项,10余项决策咨询课题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陈彦川: 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长期从事商贸领域工作,先后在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广州市商务委员会等单位任职,有较强的经济运行分析和综合管理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贸易、商贸服务业发展、市场规划与建设等,参与制定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等相关的多项政策文件。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曾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共广州市委全会和党代会报告起草、广州市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杨再高: 男,1966年生,贵州石阡人。经济学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获聘为广东省经济监测分析联席会议经济政策顾问、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主任等。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出版《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理论和实践》等著作10部,在《经济地理》《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00多项。曾获中国发展研究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