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SG投资发展报告(2023)》立足于中国背景下准确理解ESG投资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梳理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ESG投资的特征与趋势,按照总报告、产业篇、专题篇、区域篇的架构,分析了金融业、油气行业、能源电力行业等6个ESG投资热点行业并总结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专题介绍了气候风险背景下的ESG投资、ESG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ESG评级体系,并专门分析了北京市ESG投资发展现状与监管政策,为推动我国ESG投资理念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
本报告指出,ESG投资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在人类面对气候变化重大挑战与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ESG投资理念在我国逐渐加速普及,成为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金融业、能源行业等领域关注重点。近5年来,我国与ESG相关的政策探索和实践创新在不断推进。截至2022年,我国内地已有99家资管机构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发布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占比达28.5%,较2021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政策主体相继发布政策,要求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政策,规范ESG投资行为。在ESG投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多视角探究ESG投资对相关行业、企业和地方的影响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应对气候风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SG投资推动多产业共同转型,助力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引导地方完善ESG监管政策体系,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
但我国的ESG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把握ESG投资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面临由金融领域发轫的投资理念创新如何真正有效地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如何助推各行各业的企业真正转变投资和运营方式的重要挑战。未来,通过科学把握ESG投资特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中国必将稳步构建起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完善的ESG政策体系,并使ESG投资从中国的经济、产业、企业,乃至地方的实际出发,寻求最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报告建议,未来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ESG投资发展之路并避免ESG陷阱的风险。首先,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需要加强ESG投资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其次,需要加强ESG政策体系建设与产业实际、潜力和趋势的紧密对接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再次,注重ESG投资政策的地区、行业和性质的差异性;最后,地方应该通过政策创新将ESG投资纳入地方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助力ESG投资监管体系的完善。
毛振华: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兼任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曾担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信用评级理论、健康经济学等。出版《双底线思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和探索》《十年宏观、十年政策、十年理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十周年》《资本化企业制度论》《信用产业概论》等多部著作,并主编《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投资蓝皮书:中国ESG投资发展报告》《健康经济学》等专业书籍。在《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政科学》《中国金融》《中国卫生经济》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曾先后在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海南省政府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闫文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北京亿鲲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裁,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CFT50学术成员。智能财富管理论坛秘书长、北京市东城区立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曾任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和信用科技。
何德旭: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和发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金融安全、资本市场、公司融资、数字经济。
冯永晟: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竞争、规制与反垄断、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气候变化、ESG。在《财贸经济》《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认真履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决策支持职责,多份成果得到中央或部委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