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进程中德国货帀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多层复杂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固定汇率时期(1952~1973)和浮动汇率时期(1973~2000)——德国货币管理当局面对各种挑战,在制定货帀政策时坚持独立与稳健的理念,为德国重新崛起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涉及的内容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思考经济均衡问题的参考,有助于推动中国在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等领域的研究与讨论。
〔德〕彼得·荣根(PeterJungen): 科隆大学经济学硕士,彼得·荣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洲许多创业项目的合伙人或投资者。他是德国商业天使网络(BAND)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1998~2001),欧洲商业天使网络(EBAN)主席(2001~2004),纽约商业天使网络成员,北京中国商业天使网络(CBAN)创始董事,德意志银行顾问委员会董事,纽约爱乐乐团董事,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辛迪加项目”主席,“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董事。1999年8月被授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2000年9月,被誉为塑造“新经济”未来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朱民: 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之前,他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和中国银行副行长,曾在世界银行工作,也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经济学。朱民博士是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董事,普林斯顿大学校董、复旦大学荣誉校董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全球指导委员会委员。朱民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国际事务学院获公共国际事务硕士学位,从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周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欧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