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企稳,以及刺激购房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房地产市场扭转了2008年销售低迷的状况,量价齐升。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1%,二者均创历史新高。根据销售额与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59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6%。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6.1%,增幅比2008年下降7.3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最低值。土地购置面积与土地开发面积同比分别增加-18.9%和-19.9%,为1997年以来最低值。
《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7》总报告对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及特征、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反转进行了深度解读;将增供给、调结构、抑投机、促稳定定为2009年政策主基调,给出了2009年市场供求偏紧,房价盘整、增速趋缓,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加大等预测;提出了打击囤房囤地遏制市场投机,促进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化;改革房地产税费管理机制,税费管理重点由交易环节转向持有环节;完善住房支持制度,扩大住房支持的人群覆盖面,创新住房支持政策手段;加强国家房地产统计与预警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本书列有专题篇,分别对我国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企业、房地产管理、土地、住房保障、区域房地产市场及热点等进行了探讨和全景分析。
《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中立的宗旨,追踪我国房地产市场最新资讯,深度分析,探解因果、谋划对策、展望未来。
李庆: 1967年生,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计划局计划处副处长,2004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规划研究室和房地产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除参与中国房地产蓝皮书和中国城市蓝皮书的历年编写外,还借助基本建设管理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参与并完成了大量研究课题。
尚教蔚: 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土地经济与不动产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政策、住房保障、城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开始组织参与房地产蓝皮书编撰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多部。主持并参与多项部委级课题。
李恩平: 男,1974年生,江西鄱阳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代表性作品:《韩国城市化路径与发展绩效:一个后发经济体成败的考察》(个人专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经济转型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论文,发表于2006年《世界经济》第6期)。
李景国: 男,1957年生,河北省元氏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土地经济与不动产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土地与房地产经济学、区域与城镇规划。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决策信息奖等六项奖项。
潘家华: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减缓评估报告主笔。199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项目官员,IPCC减缓工作组高级经济学家,《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气候变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等国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重大国情项目,以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Nature、Scie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宝钢环境(学术)奖等重要学术奖项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