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紧紧围绕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全面稳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在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商贸业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聚集辐射功能、扩大内需、保持商贸业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广州市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6.6%,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达3180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达5977.3亿元。 《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商业总会联合组织编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编辑出版一册。本书是政府工作人员、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商贸业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行家探讨广州商贸业发展、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2013)》由七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总报告、战略篇、专题篇、行业篇、区域篇、大事记、历年商贸业发展指标。全书共收录了广州地区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及业界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报告或论文28篇,共40万字左右。本书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多角度展现了2012年广州商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亮点,并在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展望2013年广州商贸业的发展趋势。 本书所指的“商贸业”是现代“大商贸”概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零售商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业,还涵盖了与商品贸易直接相关的产业,包括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物流等,以及新兴的业态业种和贸易方式。
王旭东: 经济学博士、高级会计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市委第十届候补委员、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曾在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行政管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公共管理。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3部,组织撰写的《金融风暴对广州经济的影响评析》《广州服务业构成的比较分析》等多项研究报告获广州市优秀论文奖和软科学成果优胜奖,主持编撰的《常用经济名词通俗解释二百条》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郭德焱: 男,汉族,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 科;1982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广东省人大办公厅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7月至今在广州市 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院社会所副所长、所长、党组成员(1993年12月任)、副院长(1994年2月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12月任)、党 组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12月任)、院长(2005年11月起任)。其中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获奖 项目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10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 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
杨勇: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自然之友会员。
荀振英: 广州商业总会会长,原广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一带一路”国际商会协作联盟筹备组执行组长,高级经济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导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商贸业的领军人物,先后获得“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新闻人物”“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大风云人物”“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中国广州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等殊荣。
欧开培: 经济学研究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和参与各级政府委托决策研究课题60多项,出版专著、合著4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近年负责或参加的课题有:《加快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广州市“十五”计划实施中期评估及“十一五”计划编制研究报告》等。
杨再高: 男,1966年生,贵州石阡人。经济学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获聘为广东省经济监测分析联席会议经济政策顾问、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主任等。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出版《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理论和实践》等著作10部,在《经济地理》《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00多项。曾获中国发展研究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