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5)

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格局可以套用《三国演义》开卷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投行与资管、资管与财富管理、债权与股权、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金融与互联网、买方与卖方,都在从各安其位的分业格局向边界模糊的混业格局过渡。“跨界”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与时俱进的资管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回顾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地方财政明显收紧,货币政策渐趋宽松。随着实体经济层面信用风险的集聚,银行惜贷导致表外非标业务动力不足,传统的表内外信贷为经济“输血”的链条式微。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崛起,成为财富管理主战场,起步于2014年7月的A股牛市让我国股票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全年50%的涨幅让不少资管机构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从债权到股权,在大类资产配置风格完成快速转换的背后,是经济欲振乏力与资金“水漫金山”的两难,是以“互联网+”和“万众创业”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是利率、汇率市场化及监管、市场主体市场化等多项改革齐头并进的步伐。

提高投资能力,拥抱资本市场,创新投资方式,不仅是资管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经济引擎的必由之路,而且将成为资管行业在利率下行周期为投资人创造超额回报的潜力金矿。

基于此,资管机构间需要更多地跨界联动,重构资管产业链,发挥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加高效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然而,跨界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能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金融行业不变的信条。

展望未来,在资管产业链重构、市场格局重塑的过程中,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要求新时代的资管人在挖掘资产、风险定价、精准营销等方面练就一身好本领,同时要求监管部门真正做到功能监管、对症下药,让有约束的金融创新伴随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崛起而走得更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