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1979年的2.5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00万。这是否意味着在21世纪,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而在农民看来,贫困是否已基本不存在?农民认可的贫困标准和国定贫困标准之间有着多大的差距?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户,决定他们生活境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他们面临着怎样的生存风险?农村社区在反贫困实践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外出务工除了给农户带来现金收入外,还带来了什么?农民认为政府的扶贫政策和各种扶贫项目效果如何?在实施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时,农民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本书作者根据翔实而深入的第一手资料,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
马春华: 女,江西永新人,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家庭政策、农村贫困、劳动力流动、性别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合著)、《家庭与性别评论(第4辑)》(主编)、《家庭与性别评论(第7辑)》(主编)、《20世纪以来海外中国家庭研究述评》(论文)、《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合著论文)、《重构国家和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论文)、《中国城市家庭亲子关系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影响》(论文)、《性别、权力、资源和夫妻间暴力——丈夫受虐和妻子受虐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欧美和东亚的家庭政策:回顾与评述》(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