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二本蓝皮书。与第一本蓝皮书有所不同,这本蓝皮书将研究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在2011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上。 全书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附录四个部分。 总报告从总体上概括了“十一五”期间中国人权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制定和实施的具体情况,并对“十二五”时期中国人权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1篇专题报告分别涉及人权立法,公民的工作权、食品权、住房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环境权、迁徙权、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选举权、参与权、法律援助权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海外中国公民、被羁押者的权利保障,以及国际人权合作。 专题调研报告对中国人权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最后有两个附录:分别是“中国人权大事记·2011”和“2011年制定或修订的与人权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全国各地人权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在研究风格上力求在充分占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具体的、有理有据的分析,既要总结取得的成就,也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王林霞: 女,博士,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处处长。《中国人权年鉴》撰稿人之一,参与撰写《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1996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1998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等人权白皮书以及《美国的人权纪录》(1999~2001年)等,参与主编《中国人权年鉴(2000~2005)》(第一副主编)、《新世纪中国人权》(第三主编)、《人权与和谐世界》(第三主编)等著作,曾发表《浅谈中国人权发展的独特模式及其经验意义》、《消除贫困——当代人权基本理念的应有之意》、《美国人权外交的源起和演变》、《美国对华接触战略与人权战略》、《50/50——21世纪男女平等的目标》等学术论文。
陈振功: 男,中国人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原副秘书长。曾参与主编《“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第二主编)、《新世纪中国人权》(第二主编)、《人权与和谐世界》(第二主编)、《中国人权年鉴(2000~2005)》(第二主编)、《发展·安全·人权》(第二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第二主编)。
李君如: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发表《中国在人权事业上的历史性进步》《人权实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社会建设与人权事业》《“十二五”规划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中国的文化变革与人权事业的进步》《中国梦,中国人民的人权梦》《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全面保障人权》等学术论文,曾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
常健: 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出版《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当代中国权利规范的转型》《效率、公平、稳定与政府责任》《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社会治理创新与诚信社会建设》《中国人权保障政策研究》《公共领域冲突管理体制研究》《中国人权建设60年》《中国人权建设70年》《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人权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权保障制度》《基于中国实践的人权理论研究:以人的发展为视角》等学术专著,主编《当代中国人权保障》《人权知识公民读本》。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学术和评论文章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