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节机制是指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整合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来防范、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良性运行的一种自组织系统。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调节机制理论的当代建构问题而展开,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调节机制的起源、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着重从经济调节、法调节、政治调节、道德调节、艺术调节、宗教调节、社会舆论调节等方面具体深入地分析研究了社会调节的生成原理和运作机理,进而揭示了社会调节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和追求目标,重点分析研究了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调节中的特殊作用,还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调节机制理论框架。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总序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序
内容提要
万斌: 0
1946年生,江西抚州人。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全国社科基金评审学科组成员,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有《政治哲学》、《法理学》、《历史哲学》(合著)、《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合著)等,主编浙江文化名人研究丛书(102部),均获浙江省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王学川: 0
1956年生,浙江金华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为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兼任浙江省“十一五”社会科学学科组专家。主要著作有《新技术新伦理:科技发展引起的伦理问题》、《现代科技伦理学》、《历史哲学》(合著)、《走向成功的自我: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合著)、《经验与创新:“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研究》(合著)等6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