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现法律的职能,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大议题。在劳动关系领域,这一议题更加突出和艰巨。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有效地实现劳动法律的职能,就必须在经验层面深入研究劳动法律如何干预劳动关系的实践,探讨“行动中的劳动法律”。本研究从交换理论、生命历程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等视角,利用上海、深圳、长春等十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以中国劳动法律中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工会参与、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等文本规定为切入点,探讨“在实践中控制着法律的文本规范生成为个体行为的现实规则”。
吴伟东: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暨南大学工作。先后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习。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劳动力(国内、国际)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法律社会学。在《人口研究》、《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曾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