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6(2012)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其实就是一部国民经济发展史。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后,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了明显的障碍。低端的发展、粗放的经营以及深层次竞争力的匮乏,表明“浅盘经济”形态下的我国民营企业,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不仅给其他众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重创,而且还诱发出大范围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以“浅盘经济”为背景的微利企业是很难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强势企业竞争的。生产要素成本、劳动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处于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均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上述一系列挑战,民营企业实际上处于只能二者择一、别无选择的境地,即要么通过转型升级至更高平台、区位上移实现更大发展,要么被迫退出竞争、被市场彻底淘汰。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步伐越大,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就越需要不断地改变自我,以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每一个企业均面临着顺应环境、调整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学界所说的“企业转型与升级”。 对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转型和升级通常是单独出现的,即要么转型,要么升级。前者通常是指跨出原有的核心技术或经验领域,脱胎换骨,在一个新的状态下成长与发展。后者则通常是在原有核心技术或经验基础上的再提升。当然,不排除同一家企业在同一时点上发生转型和升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不仅要跨出原有的核心技术或经验领域,而且还要在新的领域中成为领跑者。显然,处于这样一种转型升级状态的企业面临的挑战要比分别实现转型和升级的企业大得多。 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运用规范的计量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方法,分析研究了调查回收的754份问卷中的622份有效问卷。据此,在宏观层面,集中分析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因素、过程与障碍以及企业家和政府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状况、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以及海外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经验等。作为系列性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的第六部,本书由三篇组成,其中第一篇为总报告,第二篇由7个分报告组成,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第三篇为案例分析。8份研究报告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明,转型升级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变化,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更是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及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做出如下概括与总结: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更大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必须以赢得市场为首要目标;创新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永恒动力;企业家才能和专门技能人才,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不断提升企业治理与管理水平,是转型升级的制度基础;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转型升级是新阶段民营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范围、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平等竞争;第二,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创新及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第三,要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共同协作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第四,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制度,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第五,要积极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以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第六,拓展政府服务内容,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民营企业 转型升级 竞争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