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着5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1692年的建县史和1266年的建城史,是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东莞文化发展报告(2023)》由东莞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包括总报告、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及体制机制创新、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六大板块,系统地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较为全面地呈现东莞文化发展各个领域的做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东莞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分析;第二部分对比分析新时期东莞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不足;第三部分对2023年东莞文化发展态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板块立足东莞“双万”背景,从文化自信、文化融合、海洋文化、文化创新等维度,分析东莞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思路。
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板块围绕东莞特色产业文化,梳理分析东莞潮流产业、乡村文旅、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公共文化服务及体制机制创新板块从公共文化服务入手,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家具建设三个领域进行分析探究,提炼出一系列文化发展领域的东莞模式。
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板块着眼于非遗文化元素应用以及文化品牌建设传播,提出文化强市建设要坚持现代文明与非遗元素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思路。
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板块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演变活化、明伦堂发展历史、红色文献收藏与利用三个方面,呈现了东莞在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