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研究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不仅关系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也关系着林区经济的发展。但森林经营过程面临巨大风险。森林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行为,具有规避和分散风险的优势,是森林经营者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森林保险有利于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平滑森林经营者年度收入曲线。2003年启动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保险还被视为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利于增强林业产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但因森林保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长期以来都未走出低自主参保率与保险公司低承保率的困境。

本书拟从森林保险市场需求者的视角考察我国森林保险市场陷入困境的内在经济机理,集中思考保险需求者的风险态度、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对财政补贴政策的态度以及在有限理性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动规律。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笔者考虑了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特征差异性导致投保行为差异性的可能性,将在对森林经营主体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森林经营主体进行科学分类,将其分为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三类,分别研究各类经营主体的投保行为规律,并对其投保行为的差异性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研究将为更加准确理解我国森林保险市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保险公司业务设计奠定微观分析基础,界定政府对森林保险市场的最优干预边界,提高政府对森林保险市场的干预效率。

本书总目标为在对森林经营者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样本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别研究三类森林经营主体的风险态度、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对财政补贴政策的态度及其差异性,同时运用经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相关知识,探讨森林经营主体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行为规律及其投保策略选择的演化,为森林保险政策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全文共分十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研究内容一:森林经营主体的科学分类

本书运用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农户行为学理论,结合林业生产实际,根据森林经营主体在种植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态度、理性程度、劳动力雇佣情况、对林业收入的依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森林保险投保主体分为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兼业农户三类。

研究内容二:森林经营主体风险态度研究

本书在对森林经营主体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态度测定方法和理论,分别测定各类森林经营主体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得出结论: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但森林培育企业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大于森林培育专业户,而兼业农户的风险态度则属于风险偏好。运用Logit模型对风险态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森林培育企业的风险态度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所有制性质以及是否了解森林保险等变量影响,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主要受年龄、需负担的老人和学生数、林业收入占家庭年度总收入比重等因素的影响,而兼业农户的风险态度主要受年龄、从事森林培育活动年限、受周围群体投保情况影响等变量的影响。

研究内容三: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研究

购买意愿衡量在当前保费条件下森林经营主体是否愿意购买森林保险,而支付意愿衡量在货币收入等各种约束条件下森林经营主体愿意以什么价格购买森林保险。前者衡量意愿程度,后者衡量有效支付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79.1%的森林培育企业表示愿意购买森林保险,76.14%的森林培育专业户表示愿意购买森林保险,11.17%的兼业农户表示愿意购买森林保险。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的购买意愿程度接近,但均大大高于兼业农户的购买意愿程度。Logit模型分析表明,森林培育企业的购买意愿主要受保费、风险态度两个解释变量影响;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的购买意愿主要受保费、风险态度、风险意识三个解释变量影响。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不购买森林保险的主要原因为保费太高、保额太低、理赔困难、信不过保险公司和自己承担风险等;兼业农户除了保费太高、保额太低、理赔困难、信不过保险公司等原因外,还有88.36%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森林保险。

本书采用了开放式出价法与三分选择法相结合的办法来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最大支付意愿。调查表明,森林培育企业的平均支付意愿水平为2.09元/亩,森林培育专业户的平均支付意愿水平为1.64元/亩,兼业农户的平均支付意愿水平为0.28元/亩,森林培育企业的支付意愿水平最高,而兼业农户的支付意愿水平最低。Logit模型分析表明,三类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森林培育企业支付意愿水平主要受风险态度因子影响;森林培育专业户的支付意愿水平主要受是否了解森林保险这个解释变量影响;而兼业农户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水平则主要受风险态度、是否了解森林保险这两个解释变量联合影响。

研究内容四:财政补贴政策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

森林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森林保险的特殊性、森林保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等是造成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财政补贴政策与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博弈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森林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属性,需要政府的实质性支持。问卷调查表明,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对现阶段森林保险费认可度较高,而兼业农户则最不认可现阶段森林保险费;同时三类森林经营主体均认为目前的补贴比例偏低,应该上调。

研究内容五:有限理性条件下的投保行为研究

本书根据各类森林经营主体的理性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理性程度较高的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和理性程度较低的兼业农户,并对其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和决策行为演化机制。对于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运用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对其森林保险投保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对于兼业农户,则运用生物进化复制动态机制来对其投保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分析表明,森林经营主体的理性层次高低程度差异将影响投保行为,如果任由森林经营主体自主选择森林保险的制度安排将缺乏效率,需要政府的干预。该结论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森林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属性。

研究内容六: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投保行为研究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抑制了森林经营主体的投保意愿,也抑制了森林保险的供给意愿。本书运用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森林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分析,证明了森林保险补贴是减少逆向选择、提高参保率的一个好办法。同时,对道德风险问题也提出了推出免赔额和共保条款的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