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是比喻那些本身缺乏造血能力,只能靠银行和政府财政不断输血才能生存的一类企业。这类企业不但不再创造任何价值,还长期严重拉低我国社会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极大地危害健康企业的发展。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僵尸企业”的问题不容小觑,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一直是近几年河北省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未来的三年去产能计划更是尤为重要。量化目标任务的完成,取决于科学的研究与部署。“一企一策”具体工作的展开与实施需要建立在对“僵尸企业”基本问题以及河北省“僵尸企业”总体情况调研的基础之上。本课题组为解决此问题,查阅了大量权威资料与数据,从识别标准、现状调研和处置进展与规划三个方面形成了阶段性调研报告,以期对决策有所裨益。
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课题主研人员:张国敏,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律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授;高培勇,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河北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会员;周晓龙,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市律协第六届理事会;潘志瀛,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市律协清算与破产专委会主任委员、市律协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会员;张同军,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从欣,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立强,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律师;程玲,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律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师晓丹,河北勤有功律师事务所律师、河北地质大学讲师、国际破产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执笔人:师晓丹,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