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劳动关系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且每个历史时期的南非劳动关系都独具特色。根据南非各地的考古发现,在300万年以前,甚至更早,南非次大陆就有人类存在。现代人在10万年前就已经在南部非洲生存。
18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入侵南非,英国殖民当局废除奴隶制度,从而为南非大量劳动关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殖民者在南非发现了钻石和黄金,采矿业随之蓬勃发展,导致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技术型劳动力的渴求。当时南非引进的大部分技术工人来自欧洲,并且主要来自英国。英国技术工人不仅给南非带来了开采技术,而且带来了英国的工会主义思想,工会也开始在南非出现。这时南非的劳动关系立法主要参照英国普通法中关于劳动雇佣合同关系的规定,其目的仍是维护英国殖民者的利益及对黑人劳工的管制和剥削。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状况在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开始实行的长达80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时期内更为糟糕,白人为了加强对非洲黑人的统治,保证白人的政治统治地位,不惜剥夺非洲黑人的政治权利,占有他们的土地和资源,迫使他们沦为廉价劳动力,从而进一步控制和剥削黑人劳工。在此时期,他们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种族主义法律。主要包括南非联邦成立之前就已在四个殖民地存在的劳工法,如《主仆法》和《通行证法》、1911年的《土著劳工管理法》和《矿山和工厂法》、1913年的《土著人土地法》等,以巩固和继续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国内外形势压力下,南非博塔政府宣布废除50多项种族主义法令,颁布了“新宪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克勒克政府上台后,种族主义法律改革的进程大大加快,这也是新旧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期。1991年2~6月,南非政府宣布废除350多个种族主义法规。1994年新南非成立后,南非政府和劳工部积极采取措施,以构建和维护新型、民主平等的劳动关系。一是制定和修订劳动法律,如1995年的《劳动关系法》、1996年的《失业保险法》、1997年的《就业基本条件法》、1998年的《就业平等法》等;二是于1999年设立全国技术基金,资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培训,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和赔偿基金;三是成立比较完善的劳动纠纷解决双效机制。1994年11月建立了全国经济发展和劳工理事会,规定了工会、劳资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可以说,1994~2006年,除了1996年的南非新宪法之外,议会共制定并通过了926项法律或法律修正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法律体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最重要的联系之一,其对劳动者、企业(雇主)和整个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新南非主要通过宪法、国际劳工标准以及依据宪法和国际劳工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国内其他劳动立法来规范和调整新出现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消除种族隔离时期旧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南非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