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国与全球知识经济的接轨,我国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明确了知识产权是基本民事权利体系的一部分,基于发明创造、产品外观设计、科学和文艺作品、商业标识、商业或技术秘密等无形智力创造和经营成果之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相应地,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始终围绕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和促进科技文化创新的运用对策,知识产权法学作为一门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展开,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速,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也得到高度重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指出应当“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一决策不仅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政策和法律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我国的知识产权研究指明了方向。像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一样,新时代知识产权学科的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又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成立60周年。借此机会,本文集摘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知识产权学科创建以来老中青几代学者在不同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纪念,意在彰显本学科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作出的理论贡献、展现本学科学者的学术传统和精神风貌。梳理本学科的历史脉络,须将本学科的发展进程融入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置于4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知识产权学科发展可划分为奠基、创建、壮大和平稳发展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