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但俄国并没有因为二月革命而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列宁在从二月向十月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托洛茨基一直坚持的不断革命论同列宁在1917年提出的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主张一致,他也是十月武装起义的直接领导人。列宁认为,当时局势为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得到欧洲革命的支援。但是,列宁当年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的力量赶上其他国家的设想在苏联存在的70年里并没有实现。
亚太研究,十月革命,日本问题,苏联
郑异凡: 郑异凡,中央编译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