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人道主义危机治理规范的变迁: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
在线阅读 收藏

短短15年时间,“保护的责任”就从政治概念成长为国际规范,发展速度之快实属罕见。现有研究通过施动者和规范自身属性两条路径来分析该规范的变迁过程,这些研究过于倚重话语实践,对结构性机会讨论较少,较少关注该规范2005年之后的发展。2005年“保护的责任”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是外部事件、政策子系统内部政策执行的失败、政策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运用政策科学中的倡议联盟框架进行研究更有意义。2005年之后,政策子系统内政策执行上的巨大反差以及“保护的责任”倡议联盟的政策学习,使得倡议联盟的作用更有利于“保护中的责任”,特别是考虑接受加强军事授权的过程监督和事后问责。目前倡议联盟工作重点是建立落实“保护的责任”的共识。倡议联盟框架综合考虑宏观因素(政策子系统所处的外部国际社会环境)、中观因素(政策循环)、微观因素(倡议联盟),比较清楚地展示了2005年前后推动“保护的责任”发展的不同动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联合国如何继续推进“保护的责任”、“保护的责任”在非洲和亚洲“社会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以及将倡议联盟框架运用于分析国际关系现象是否会补充或修改其主要假设。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