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
在线阅读 收藏

向世界表达中国对外交往、关系发展以及问题解决中的诚意,这是中国对外关系政策以及话语中的重要内容。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话语层面,我们均可找到丰富的诚意伦理因素。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新安全观”“和谐世界”和“正确义利观”理念等,均体现出中国对于世界的基本态度中包括了重要的道德与秩序要求。233780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的问题是处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传统上中国外交承担着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外交也有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性动因、目标和策略。2337809与丰富的外交政策和话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关于外交政策话语,尤其是道德和文化维度的分析,却较为少见。2337810在主流的现实主义路径中,分析者关注的是中国的力量和利益本身,与相关国家的力量结构以及利益冲突等核心因素,认为道德要么只是实力政策的话语掩饰,要么根本不会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2337811而在文化路径看来,道德和文化因素对于中国外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既有的文化路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中国外交的和平传统、中国外交对于道德和秩序的理念以及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维特性对于对外关系发展以及争端解决的影响。2337812简言之,既有的相关研究并没有系统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是如何向世界表达自身诚意的,进而,中国为何要向世界表达诚意信号,其背后的基本动因以及战略考虑是什么?相较于美国既强调理想主义外交、又强调利益驱动的例外论,中国对于诚意的信号表达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最后,为何在某些问题领域、某些时期,中国的诚意信号表达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而在其他情境中,诚意信号并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上述问题构成了我们接下来将要分析和整理的基本议题。总而言之,我们试图先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梳理中国对外诚意信号发射和表达的层次和渠道,清晰展现中国对外关系中诚意信号表达的事实,进而,通过简要的案例比较分析,提炼出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即战略不匹配或矛盾是影响中国对外诚意信号表达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结论也彰显了中国对外关系主体以及观众的多元性以及复杂性,对于新时期中国如何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