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半工半耕”、差序场与农户的差别化食品消费——“一家两制”调查与农户“个体自保”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收藏

由于农产品价格极低,加之小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经营收益十分有限。由此,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进城务工,贴补家用。农业生产的任务落在了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身上,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出于维持农业产量等方面的考虑,农用投入品的使用量进一步上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与农业生产中农用投入品使用量的逐年增加交互作用,深刻地影响了农村家庭的食品消费。由于不愿消费自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许多农户通过小片自留地种植、庭院种植(养殖)等形式,为自家消费提供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的产品,此即农户的“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通过差别化生产、邻里的农产品交换,以及其他替代性消费渠道,农户实现了食品消费的差别化。这种差别化的食品消费,与差序场下农户的三种不同角色(职业、家庭和社区成员)相契合,是农户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一种“个体自保”。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