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被动的行为体?非洲-中国谈判中政府机构的作用——贝宁的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文是针对在与大国的不对等关系中,小国谈判的官僚政治的跨学科研究,研究法语非洲小国贝宁的政府行为体在与中国就基础设施项目合同进行谈判时的手段和策略,考察时间段为2003~2014年,这一时期中国超过了法国(贝宁的前殖民宗主国和其传统上的主要贸易伙伴),成为贝宁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于依赖援助和外国投资必然会限制西非法语国家的有效谈判能力及在与中国谈判中发挥影响的能力的假设,以及非洲政府机构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被动甚至不起作用的假设,本文提出质疑。本文有三个具体目标:第一,确定贝宁政府在与中国政府进行基础设施项目谈判前期、中期和后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施加影响;第二,探讨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国内政党政治和执政当局的作用,以此讨论它们如何影响谈判战略和战术的变化;第三,对小国在非对称谈判中施加影响的条件提出新的见解。在此过程中,这项研究重新评估了小国在国际谈判中的作用,并分析了谈判是如何在一国内部和各个政府机构之间变化的。本文将官僚制度主义理论与关于较弱的行为体影响谈判取决于政府机构的结构及下级政府机构在这些谈判期间所发挥的作用的实证证据相结合,展示这些参数是如何影响谈判结果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