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我国信息化与物流业生产率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涌出,高新技术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交叉和重组。产业融合现象已不仅出现在人们最早关注的信息通信、广播电视和邮政等信息产业,还发生在运输业、金融业、旅游业和保险业等服务业之中。21世纪以后,各国逐渐放松对产业的管制,降低产业壁垒,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物流业不断渗透,给物流业带来了深刻变化。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与信息业的融合日益显著。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以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以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和效益为宗旨,促进物流发展。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完善物流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2016年7月2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及要将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看出,物流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同时,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企业,开发出全新的智能化、自动化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如2014年10月,京东位于上海的亚洲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仓库相关设施90%以上实现智能自动化。2016年11月,苏宁云仓正式亮相,苏宁云仓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胜斐迩旋转系统(SCS),进而实现了全过程智能自动化拣货。随着物流业与信息业合作、渗透的日益深入,两业融合逐步深化。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