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意愿是民众采取适应策略与支持政府相关政策的重要表征。然而,迄今为止,鲜有学者从支付意愿的角度探讨高温热浪应对问题。本章以高温热浪现象突出的福州市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962份有效问卷,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与Spike修正模型,探究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在支付意愿上存在的人群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下三点:第一,本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的高温热浪支付意愿总体较高,且前者高于后者;第二,本地居民支付金额E(WTP)为68.78元/月,而流动人口支付金额E(WTP)为46.78元/月,存在明显差异(WTP指支付意愿);第三,导致高温热浪支付意愿相对较低的因素包括居民类型、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在福州时间和经济实力等。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在高温热浪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将为福州及同类地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祁新华: 福建林学院园林学士,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硕士,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998年由福建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宁德市柘荣县,1998~2003年先后在乡政府、县建设委员会与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民政部重点课题等纵向课题10多项;主持国家部委、省厅(局)及地方委托项目3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LEAN-Soil,Air,Water和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等SCI/SSCI源刊,《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生态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两次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