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章基于高温热浪的事件判别,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与纳凉点满意度不高(与高温热浪匹配性较差)的现状,提出高温热浪的城市规划调控策略,以“缓解”和“适应”为主要方针;其次,以高温热浪为预警对象,从预警目标、流程体系及主要功能设计等方面提出基于GIS的数字化高温热浪预警机制;再次,分析我国气象灾害处置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整体性治理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结合高温热浪生命周期过程,构建高温热浪应急管理的基础模型,提出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分等级的处置平台,即高温热浪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模式与机制;从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预案的建构;最后,提出应对高温热浪的政策启示。
祁新华: 福建林学院园林学士,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硕士,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998年由福建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宁德市柘荣县,1998~2003年先后在乡政府、县建设委员会与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民政部重点课题等纵向课题10多项;主持国家部委、省厅(局)及地方委托项目3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LEAN-Soil,Air,Water和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等SCI/SSCI源刊,《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生态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两次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