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红都召唤: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们的“苏联”
在线阅读 收藏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成为“红色麦加”和红色焦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断言,“试看未来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毛泽东也几乎同时宣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从二三十年代到50年代初,各国知识界人士纷纷来到这个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异己国度,试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残垣断壁的背景下,或者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或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甫息的恍惚中,去寻找“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2477909,寻找“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寻找“人类精神的新方向”。2477910在这些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笔下留下了真实的红都苏联,也留下他们真实的思考。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2年起专事写作。一战中写出一系列反战文章,汇成文集《超脱于混战之上》。1935年6月访问苏联,写有《莫斯科日记》。

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1869~1951),法国小说家、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一战期间,在比利时参加救援法国难民的工作。1925年,游赤道非洲,作《刚果游记》,斥责欧洲殖民者的罪行。1936年5月,访问苏联,出版轰动一时的《从苏联归来》并退出法共。

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同为法国同胞,同为法国左翼人士,以及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且曾经互为好友,他们苏联之行以及后续的影响颇值得关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