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政治解冻”: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响
在线阅读 收藏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的苏联上层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真空,长期紧张和高度戒备的苏联社会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自由。苏共二十大之后,1954年,苏联犹太作家爱伦堡(И.Г.Эренбург)出版了中篇小说《解冻》(Оттепель),不仅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新文艺思潮的社会内容,而且这一书名也较为贴切地反映了苏联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情绪,人们普遍希望改变长期以来政治高压的紧张气氛,希望政府调整政策,实施政治改革,希望生活安定富足。因此“解冻”(Оттепель)一词被广泛地引用。

赫鲁晓夫(Н.С.Хрущев)在苏共二十大所做的“秘密报告”石破天惊般地点名批评了斯大林,随后开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西方媒体称之为“政治解冻”(Political Thaw)或“赫鲁晓夫解冻”(Khrushchev Thaw),或者直接使用俄文“хрущёвская оттепель”的音译“khrushchovskaya ottepel”。2477959赫鲁晓夫以政治改革家的新形象登上了1957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年度人物”(Man of the Year),画面上的赫鲁晓夫头戴克里姆林宫标志的皇冠,笑容可掬,憨态诚恳,招人喜爱。1960年,赫鲁晓夫再度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赫鲁晓夫眉头紧皱,一脸阴沉,背景是一头跃跃欲试的北极熊,旁边的解说词是“赫鲁晓夫对抗美国”(Khrushchev Attacks the U.S.A.)。短短的三年内,苏联的政治形象与赫鲁晓夫的形象发生了巨变。

“秘密报告”和赫鲁晓夫政治改革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的连锁反应更是始料未及,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引发了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政治动荡,中国共产党方面也在第一时间对此做出评价和反应。因此,英国学者艾伦·帕尔默(Allen Palmer)称“秘密报告”和苏联的“解冻”对东欧某些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的令人陶醉的酒”2477960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