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中间产品贸易的迅猛发展带动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同时,也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指控最多的国家,而这源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在全球生产模式下的不适用性引起的“统计幻象”夸大了中国对外贸易差额及所获利益。增加值贸易统计方式的发展为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现状和贸易利得,为寻求揭示出口规模巨大而所获增加值较小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途径提供了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基于这一研究动机,本书以增加值贸易为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了以出口产品最终吸收为标准的双边国家、双边国家部门及一国对外总出口增加值宏观层面的分解框架和基于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增加值内在联系的微观核算模型,并从时间、空间和部门三个维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现状、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机制及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动态演化和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为客观认识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提供理论模型依据和实证经验,从而揭示中国制造业出口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机制,寻求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提升路径和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