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乡镇纪委“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江华县纪委监委印发《全面推行乡镇纪委日常监督“12388”模式实施办法》《乡镇纪委日常监督“12388”模式应用模块管理规则》《乡镇纪委“12388”模式操作手册》,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定期督查通报进度情况等措施,在全县全面推行“12388”模式。该县依托江华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把互联网元素融入日常监督,开发出“12388”功能模块,共梳理出22项监督任务,按周、月、季、半年、年5个时间节点予以明确,并设置自动审核功能,对乡镇纪委未按时完成的监督事项,自动发送黄牌、红牌短信警示。乡镇纪委履行监督职责时,只需在规定时间点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时上传监督事项数据即可,采取无纸化办公,实现了监督手段信息化,打造了“指尖上的监督”。同时,县纪委监委相关部室明确专人对各乡镇纪委上传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抽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行为即严肃问责。建立了“12388”模式落实情况线上线下综合评价机制,结合完成时限、填报质量、线下抽查反馈情况,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形成了日常监督的部署、落实、评价、考核的闭合完整链条,减少了主观因素干扰。2019年上半年,该县乡镇纪委立案审查74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2%,16个乡镇全部消除“零办案”,在全市排名前列,信访量较上年大幅下降。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研搜集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在中央纪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怀支持下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专业化智库。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常务副院长牵头的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2009年12月,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何勇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共同揭牌。中心理事长一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担任,现任理事长为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京清。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吸纳院内外97位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思维突出的专家学者和反腐败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理事,70%以上的理事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法、社会、历史、国际等多个学科。中心紧贴实践,组织专家到31个省(区、市)和10多个中央部委经常性开展国情调研考察活动,先后完成“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绩效测评研究”“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比较研究”“中外预防和打击腐败措施比较研究”“事业单位防治腐败研究”等200多项重大研究任务,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出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等著作2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170多篇,70多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3年以来,中心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曾4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采用。2011年以来,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12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论坛”,还举办了2届“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和4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永州市、四川省广元市和大竹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贵州省铜仁市、福建省龙岩市、陕西省安康市、浙江省余姚市等地建立了廉政调研基地,与北京市、青岛市、厦门市等地以及国家电网、京东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中心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境)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考察,走访反腐败行政机构、议会、法院、检察院、审计院、反贪局、高校等,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兼传真:+86(010)85195127邮箱:jiangly@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