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登录系统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已成为昆明市县统合巡察组工作的新常态。群众如果发现或掌握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链接“直通车”平台,便可以上传手写稿、图片、视频等材料进行反映,信息实时送达巡察组。同时,各市县统合巡察组挨门逐户“送码上门”,同步运用电视、微信等融媒体资源发布公告,全方位提升知晓率。“问题来了,‘码上’受理”。反映人提交问题线索后,各巡察组通过系统后台进行受理,及时分析研判,实现“秒受理”“马上办”。各市县党委巡察办也可借由手机端一键掌握受理情况,强化督促指导。此外,系统还能把每一个问题自动生成带有编号的表格,方便巡察组填写办理意见,进而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大大提高巡察工作质量和效率。
(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9月8日第2版)
评析:在地方上,巡察常常受“熟人社会”的人情因素干扰。巡察中,有的党员群众“口难开、不能言、不敢说”,问题线索反映要么不尽不实、不痛不痒,难以击中“要害”,要么干脆“闭口不言”,往往导致巡不深、察不透。云南省昆明市县研发的“昆明巡察问题反映直通车”系统,顺应新形势,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创新巡察监督新路径新方法,实现巡察问题反映与“二维码”接轨,将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延伸到“指尖”。系统采取二维码扫码“单向通道”设计,保密性强、操作便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反映人的切身利益,增强了党员、群众“面对面”反映问题的参与感与信任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在中央纪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怀支持下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专业化智库。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常务副院长牵头的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2009年12月,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何勇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共同揭牌。中心理事长一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担任,现任理事长为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京清。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吸纳院内外97位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思维突出的专家学者和反腐败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理事,70%以上的理事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法、社会、历史、国际等多个学科。中心紧贴实践,组织专家到31个省(区、市)和10多个中央部委经常性开展国情调研考察活动,先后完成“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绩效测评研究”“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比较研究”“中外预防和打击腐败措施比较研究”“事业单位防治腐败研究”等200多项重大研究任务,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出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等著作2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170多篇,70多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3年以来,中心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曾4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采用。2011年以来,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12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论坛”,还举办了2届“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和4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永州市、四川省广元市和大竹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贵州省铜仁市、福建省龙岩市、陕西省安康市、浙江省余姚市等地建立了廉政调研基地,与北京市、青岛市、厦门市等地以及国家电网、京东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中心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境)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考察,走访反腐败行政机构、议会、法院、检察院、审计院、反贪局、高校等,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兼传真:+86(010)85195127邮箱:jiangly@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