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纪委监委对受处分人员的日常教育、台账管理、谈心谈话、回访了解等重点环节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流程,将其纳入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促进“两个责任”同频共振,为做好“关心关爱工作档案”打牢实施基础。区纪委监委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关心关爱工作档案,并根据受处分人员的违纪问题、职务级别、思想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详细记录教育谈话、人员走访、思想现状、工作成绩、综合分析等内容。根据档案实时了解受处分人员“动向”,及时调整教育方向。此外,各级党组织对受处分人员给予适当平台、创造合适机会,让其充分展示个人能力,全身心干事创业,力争不让受处分人员在发展的道路上“掉队”。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评析: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既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金牛区纪委监委为受处分人员建立关心关爱工作档案是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严防“一处了之”,做好做实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具体举措,让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主动认识错误、唤醒初心、重拾信心,感受到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使更多“掉队”干部重拾工作干劲,放下思想“包袱”再出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在中央纪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怀支持下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专业化智库。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常务副院长牵头的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2009年12月,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何勇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共同揭牌。中心理事长一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担任,现任理事长为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京清。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吸纳院内外97位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思维突出的专家学者和反腐败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理事,70%以上的理事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法、社会、历史、国际等多个学科。中心紧贴实践,组织专家到31个省(区、市)和10多个中央部委经常性开展国情调研考察活动,先后完成“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绩效测评研究”“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比较研究”“中外预防和打击腐败措施比较研究”“事业单位防治腐败研究”等200多项重大研究任务,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出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等著作2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170多篇,70多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3年以来,中心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曾4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采用。2011年以来,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12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论坛”,还举办了2届“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和4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永州市、四川省广元市和大竹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贵州省铜仁市、福建省龙岩市、陕西省安康市、浙江省余姚市等地建立了廉政调研基地,与北京市、青岛市、厦门市等地以及国家电网、京东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中心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境)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考察,走访反腐败行政机构、议会、法院、检察院、审计院、反贪局、高校等,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兼传真:+86(010)85195127邮箱:jiangly@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