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体会与建议
在线阅读 收藏

作为本教材的结尾部分,这里不再做更多的理论阐述或概括,而是联系未来的教学实际,针对可能从事本门课程教学,尤其是可能选择本书作为教学用书或参考资料的同行们,再说几点个人体会,这也是本人编撰这本教材过程中感觉特别重要的几个方面,列述如下,以期与广大同仁交流分享。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特别需要强调并贯穿应用性和及物性,要与当下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需求紧密相连。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应当具有应用性的特点。案例分析的成果既不是思辨的产物,也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大量经验材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都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和解决的路径,而不是仅仅靠讲大道理就能解决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更应是一套实际行动的方案。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案例的选编还是对案例的讨论,无论是对案例所蕴含的主题思想的讨论还是案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作用的思考,都要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学生思想实际,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开放式而非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都会受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其教育效果最终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的特征,一方面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应当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教育者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从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物性及针对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针对社会最新热点、焦点话题,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来展开。只有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能够解释和解决社会与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才有生命力,才具实效性。

第二,在案例选择上,特别需要注重切合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并保持对最新典型案例的积极吸纳与更新。

精心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其他学科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的选编必须首先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尤其需要切合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由于人们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看法和态度也会有所不同,社会价值观因此呈多样化态势。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但也不排除一些颓废的甚至错误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的价值观,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整合这些多元的价值观。通过对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案例的展示和分析,引导人们结合社会和自身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一方面,找到社会现实问题的症结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案例,通过对案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分析,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思,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自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这个案例就体现了社会主导价值取向。郭明义数十年如一日地献工、献血、捐钱、捐物,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对人们的心灵有极大的震撼力,郭明义精神尤其是他对幸福观的理解和诠释,彰显着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标注着公民道德的高度与力量。因此,通过分析郭明义的例子,通过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形象,启发人们重新制定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本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郭明义的案例后,有学生在讨论中这样说,以郭明义为镜子,通过借鉴和对照,使自己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一个人既是家庭中的个体、单位里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受惠于社会的泽被,应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特别需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出对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案例编写、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的学习空间,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以此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不再依赖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和信息,不再依赖教师对每个问题都给出现成、统一的答案,不再因为离开了教师而无所适从,不知学什么和怎么学,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自我支配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想得到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得到。

在自身主体地位得到认可、尊重的同时,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课堂上,你会发现许多同学拿出他们经过了体悟和思考的新鲜案例,你会看到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的热烈场面,你会听到他们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和对同学观点的精彩点评,更兼有青年学子间充满激情的思想碰撞和争鸣。整个案例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发掘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和自身思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平台。

第四,在实践教学上,特别需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勇于尝试,利用大学读书期间的所有实践活动机会,主动应用、检验所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也是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三个环节参与教学实践。一是课前选择和编写案例的环节。这是由事先划分的小组集体来完成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要阅读大量的文字或视频材料,然后按照事先确定的主题和学习目的对材料进行取舍,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案例的搜集、选择、编写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如学生们曾通过编写外语系身残志坚的学生寿文清的例子来谈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调研来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辅导员,等等。二是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环节。这一环节既包括课前小组对所选案例的初步认识,就案例提出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既包括课堂上小组派出的主讲人对案例主题的提炼和对自身启示的分析,又包括本组其他成员对主讲人观点的修正或补充,还包括小组外其他同学不同观点的讨论或争鸣。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学生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在课堂上讨论案例时由最初的盲目、无序而开始懂得如何通过阅读案例分析其主题思想,由最初的只注重现象开始懂得如何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由最初的观点偏激、主观而开始懂得运用科学的理论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三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环节。下课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案例分析与思考的结束,学生们还要联系自身与社会实际,将自己对现实的感受与案例分析给予自己的启示结合起来,撰写出高质量的案例分析报告。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